联系我们投稿
灵感LAB - 空间灵感补给实验室
大沙河河边驿站·深圳 | THDL霍然团队
0 FAVORITE1411 VIEWS0 COLLECTIONS
2023-01-14 RELEASE DATE
2022年

 

项目缘起 | Project origin

大沙河驿站的设计是一个命题作文,项目从起始就面临了两个挑战:一个关于场地,一个关于文化。首先,项目位于一片已经完成的公园绿地之中,是新增的便民服务设施。虽然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建筑的落位,但是场地内相对密集的树木以及严苛的树木保护政策极大地限制了用地选择。其次,作为一个市政配套项目,在项目开始之前,“岭南建筑”这一主题便已确定。对我们来讲,如何用当代的建筑语言来回应一个传统的命题,也成为了项目的另一个挑战。

 

 

设计策略 | Design strategy

我们最终选择了场地中相对空旷的区域作为建筑的落位,三棵大小形态各异的树斜向排列于场地中央。南北两侧的道路和原生树木共同定义出建筑主体的轮廓。我们利用三棵树的位置组织实墙以及服务功能,避开树根的同时将室内面积最大化,建筑也就依势被分成了两个不同比例和大小的体量,并互相连接。

 

▼原场地

 

▼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双坡屋顶,建筑被树木分开的两个体量分别向北和向西放坡,在回应场地气候特征的同时也减小了对现状树冠的影响。这让建筑在面对不同的城市界面时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北侧屋檐向河面低垂,风景经由结构柱所界定的窗洞涌入室内;西侧屋面向路口广场俯身,以漂浮的姿态掩映于树木之后,让建筑纳入风景的同时也成为风景。

 

 

▼建筑被树木分开的两个体量分别向北和向西放坡

 

建筑的屋檐分别向南北两侧挑出,檐下的大面积阴影空间作为室内,抵抗炎热的阳光和大量的雨水。两侧的就餐空间被周边树木切割成两种比例,分别提供不同的使用方式及就餐体验:北侧空间较为宽敞均质,提供了多功能活动的可能性;南侧空间被树木挤压,呈现清晰的方向感,一张6米的定制长桌在呼应建筑语言的同时创造出聚集的氛围。

 

 

建造与材料 |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作为一个建造于既有绿地上的新增建筑,我们需要尽量减小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应对工期压力,钢结构体系轻盈且可预制,自然而然成为最佳选择。我们选择200mm的H型钢作为基本的结构构件,其翼缘直接暴露在外形成建筑立面。在建筑面向风景的南北两侧,双柱形成的短墙强化了建筑在景观方向的空间深度,形成框景效果。同时,双柱也在构造层面解决了某些节点不同角度H型钢梁柱的交接问题。为了进一步减小建筑对于树木根系的影响,我们在树干周边设置了跨度更大的异形梁,树干周边的部分混凝土独立基础也变成筏板基础,为树根保留呼吸的空间。对于局部树冠低垂处,建筑的体量也做了退让处理。

 

▼分析图

 

▼耐候钢结构体系轻盈且可预制

 

建筑主体由红色锈蚀耐候钢包裹而成,在建筑的边缘,我们设计了特别的耐候钢预制件,既作为建筑的收边消减体量,也作为暗沟与将雨水管藏入其中,形成有组织排水。

 

▼夜景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南立面图

 

▼北立面图

 

▼东西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名称:深圳大沙河河边驿站
项目类型:商业建筑设计、
茶室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驿站设计
项目地址:中国 · 深圳
客户: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华润置地深圳大区城市建设事业部
设计方:THDL霍然团队
主创及设计团队:霍然、毛升辉、张学、魏易盟、孙悦琦
建筑施工图设计:中航国润(深圳)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深圳市龙城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方: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200㎡
设计年份:2022年

建成年份:2022年
材料:耐候钢、木材
摄影版权:张超


感写观览、点击文章顶部🤍收藏案例
更多该设计公司案例,请点击 → THDL霍然团队
编辑版权©灵感LAB,欢迎转发,禁止以灵感LAB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关注公众号

关注抖音号